炒股配资网_股票网上十倍配资_安全股票配资

靠谱的炒股配资 徽班进京大事记(三庆班由扬州进京,安庆市伪造京剧故里)

靠谱的炒股配资 徽班进京大事记(三庆班由扬州进京,安庆市伪造京剧故里)

注:投诉基本信息、投诉问题为当事人在全国12315平台投诉时自行填写。

注:投诉基本信息、投诉问题为当事人在全国12315平台投诉时自行填写。

附录 徽班进京大事记

乾隆二十七年(1762)

徽州潜口人汪必昌撰文《徽郡风化将颓宜禁说》,首次提出“徽班”概念。他在文中描述了“安庆班”于乾隆二十六七年就到了徽州,败坏了那里的风气,“尤可恶者,昔年逐出徽境之班,到处不称安庆、石牌,而曰徽班”。

乾隆二十九年(1764)

郝天秀出生于怀宁雷埠。

乾隆三十九年(1774)

高朗亭出生于安徽安庆(注:安徽人伪造高朗亭是安徽安庆出生),祖籍江苏宝兴,后率三庆班进京,被称为“二黄之耆宿”“徽班进京第一人”。

乾隆四十四年(1779)

蜀人魏长生率秦腔戏班入京,演出《滚楼》《烤火》《卖饽饽》等剧,以儿女私情为主要内容,轰动京师,观者日至千余人,“士大夫亦为心醉”(吴太初《燕兰小谱》)。曾盛极一时的集庆、萃庆、宜庆等六大京腔名班受到严重冲击,纷纷关门歇业。此举标志着被官方奉为正统的昆、弋腔开始衰落,花部地方戏兴起。

乾隆五十年(1785)

清廷以有伤风化为由,在京师禁唱秦腔。《钦定大清会典事例》载:“乾隆五十年议准,嗣后城外戏班,除昆、弋两腔仍听其演唱外,其秦腔戏班,交步军统领五城出示禁止。”秦腔班解散,魏长生改唱昆腔,《燕兰小谱》称他于“壬寅秋,奉禁入班,其风始息”。其爱徒陈银官受枷责驱逐回籍。花部地方戏在京严重受挫。

乾隆五十一年(1786)

诗人赵翼来到扬州,在看过郝天秀的演出后,赞叹不已,作诗《坑死人歌为郝郎作》,郝天秀遂得外号“坑死人”。

乾隆五十二年(1787)

魏长生离京南下,来到扬州,被两淮盐务总商江春聘为春台班主角。演剧一出,赠以千金。郝天秀投入其门下,得其亲授衣钵。

朝廷提前三年就开始筹备乾隆八十寿辰庆典事宜,计划将从西直门外高梁桥一直到紫禁城西华门的十余里长街分为三段,由两淮、长芦、浙江三地盐务出资,每隔数十步搭设戏台,颁旨恩诏全国各地戏班于万寿节进京贺寿献艺。

乾隆五十四年(1789)

为庆贺第二年的乾隆皇帝八十寿辰,闽浙总督伍拉纳奉旨组班进京贺寿。伍拉纳子伍子舒于《随园诗话》批语中云:“迨至(乾隆)五十五年,举行万寿,浙江盐务承办皇会。先大人(即伍拉纳)命带三庆班入京。自此继来者,又有四喜、启秀、霓翠、和春、春台等班。各班小旦不下百人,大半见诸士夫歌咏。”

三庆班于杭州成立,一说成立于扬州。《扬州画舫录》载:“高朗亭以安庆花部合京、秦二腔,名其班曰三庆。”首任班主余老四。

是年底,两淮盐务总商江春病逝。

乾隆五十五年(1790)

七月,三庆班从杭州出发赴京,一说从扬州出发。乾隆生日为八月十三日,自七月开始,三庆班连演四十余日,演出地点位于西直门沿途搭建的彩台,换人不换台,直到八月二十四。演出大获成功。

万寿节结束,三庆班留京,进入各大戏园演出,受到空前欢迎。

客居扬州的秦腔名伶魏长生来到苏州。

乾隆五十六年(1791)

继三庆班之后,徽班四庆班、五庆班进京。

乾隆五十七年(1792)

魏长生离开苏州,辗转回蜀。

乾隆五十八年(1793)

夏,徽班集秀扬部进京,特色之一是伶人皆为正适“隽龄”的少年,多小旦,称艳一时,受到欢迎。

乾隆五十九年(1794)

入京后的三庆班发展良好,被称为“京师第一班”。铁桥仙人等著《消寒新咏》评三庆班名旦陈喜官云:“且今之人,又称若部为京都第一。”徽班成功走出了最初的徽商蓄养模式。

乾隆六十年(1795)

曾组织三庆班进京的闽浙总督伍拉纳贪污案发被斩。

嘉庆元年(1796)

四喜班从扬州进京,一说嘉庆六年进京。进京后,戏班住处位于陕西巷。该班昆乱俱善,尤以昆曲闻名京师,有“四喜的曲子”之誉。四喜班进京后非常活跃,私寓、堂子大兴,主推“春华八芷”“景和诸云”“岫出五云”“绮春八仙”等花旦组合。梅兰芳的祖父梅巧玲、京剧“前三鼎甲”之一的张二奎后来都成为该班主角。

继四喜班进京之后,又有启秀、霓翠、春台等徽班相继进京。郝天秀随春台班进京。春台班住处位于樱桃斜街。

三庆班与京师著名饭庄宴乐居合营,改造宴乐居为“三庆园”,开始了以演戏为主业的戏园经营。

嘉庆二年(1797)

三庆班首任班主余老四卸任,高朗亭接任班主。

嘉庆三年(1798)

花雅之争再起。三月初四,清廷禁花部诸腔,以维护昆、弋两腔正统地位,同时禁胡琴伴奏。徽班改用笛子伴奏。

嘉庆四年(1799)

正月,乾隆驾崩,国丧期六十天内禁动响器,所有戏园关门停演。

嘉庆五年(1800)

魏长生再入京师,同其徒刘朗玉一起加入三庆班。

嘉庆七年(1802)

夏,魏长生演出《背娃入府》一剧时,猝然倒在台上,下场不久后即气绝,享年五十九岁。魏长生一生三进北京,豪侠慷慨,并无积蓄,由其徒和同人营葬。

【注:湖北】后来成为京剧“前三鼎甲”之一的湖北艺人余三胜(1802—1866)是年出生。

嘉庆八年(1803)

立春前夕,和春班亮相京城。小铁笛道人《日下看花记》跋语中曰:“《看花记》剞罽将竣,和春新班初亮台,偕友往观。初见《夜探》一出……嗣演《收妲姬》一回,其伶之艺拍案叫绝。”亦说该班是由庄亲王府出资邀集徽伶组成,故又称王府班。

在京徽班经合并重组,最终成三庆、四喜、春台、和春四大徽班。

嘉庆十四年(1809)

清代学者、书家包世臣是年在《都剧赋》中说“徽班昳丽,始自石牌”。(注:安庆伪造京剧故里的所谓依据)

嘉庆十六年(1811)

十月七日,程长庚出生于潜山县程家井,为程氏51代裔孙。

嘉庆十七年(1812)

汉戏伶人米应先搭春台班唱戏,他善演关公戏,轰动北京,有“无米不开台”之誉。

嘉庆十九年(1814)

名伶郝天秀去世,道光年间归葬故里怀宁。

后来成为京剧“前三鼎甲”之一的张二奎(1814—1864或1865)出生。

嘉庆二十年(1815)

精忠庙会首、三庆班班主高朗亭牵头组织重修精忠庙喜神殿。

道光二年(1822)

程长庚随父北上,经开封、太原辗转到京。程长庚搭班三庆谋求发展,不久因不熟悉北京戏路,得不到观众认可而退出。后来拜在春台班掌门人米应先门下深造,米应先安排他到保定和盛成科班学习昆曲。程长庚在吐字和发音上狠下功夫,再次出山时,演唱《文昭关》,一炮打响,声名大噪。

道光七年(1827)

陈孔蒸任春台班班主。

高朗亭与春台班班主陈孔蒸共同主持捐资修安庆义园,即崇文门四眼井的戏子坟。是年高朗亭五十三岁,卒于何年不详。

道光八年(1828)

福建建宁人张际亮于《金台残泪记》一书中云:“京师梨园乐伎,盖十数部矣。共推四喜、三庆、春台、和春所谓‘四大徽班’者焉。余以丙戌(1826)始至京师,春台、三庆二部为盛。”

道光十年(1830)

【注:湖北】汉戏伶人余三胜、王洪贵、李六等进京,搭入徽班,西皮、二黄合流,徽班开始发生历史性嬗变,由入京前后的“诸腔俱备”、旦角为主向皮黄合流、生角为主演变,语音上也从地方语音向北京语音靠拢。余三胜善唱“花腔”,“二黄反调”多由其创制。

道光十二年(1832)

【注:湖北】米应先做春台班台柱二十年,积劳成疾,呕血去世。

道光十三年(1833)

和春班报散,不久又复班。

道光十四年(1834)

高朗亭四十岁后基本息影戏台,偶尔应邀登场,仍宝刀不老,风采依旧。

高朗亭疑是年病逝,班主由陈金彩接任。高朗亭弟子有陈喜官、邱玉官、苏小三、双凤官、沈霞官、沈翠林等。

道光十七年(1837)

梁绍壬《两般秋雨庵随笔》中云:“京师梨园四大名班,曰四喜、三庆、春台、和春。”至此,四大徽班之名越来越多地被使用。

道光十八年(1838)

程长庚因父亲病故回安徽老家,离开三庆班。

道光二十年(1840)

【注:湖北】余三胜担任春台班班主,持续十余年。

鸦片战争爆发,清政府签订《南京条约》,程长庚义愤填膺,谢却歌台,终日闭户不出。

道光二十二年(1842)

程长庚创办四箴堂科班。家族班名。

广东嘉应人杨懋建撰、刊于本年的《梦华琐簿》也提到“四大徽班”:戏庄演剧,必徽班。戏园之大者,如广德楼、广和楼、三庆园、庆乐园,亦必以徽班为主。下此则徽班、小班、西班相杂适均矣……春台、三庆、四喜、和春,为四大徽班。

道光二十三年(1843)

三庆班经营不好,班主陈金彩派管事赵德禄邀请程长庚进京。

道光二十五年(1845)

张二奎先在和春班,道光二十五年前后改搭四喜班,成为主角和班主,直到咸丰初年离开。他与余三胜、程长庚齐名,并称为京剧“前三鼎甲”“老生前三杰”。

咸丰初年(1851)

杨月楼父亲杨二喜手推独轮车进京,成为一名武旦艺人,擅耍大刀。

张二奎擅长袍带戏,有“剧界状元”之号,首创老生“喷口”唱法,创立了“奎派”。张二奎的声誉一度超过程长庚和余三胜,打油诗云:“四喜来个张二奎,三庆长庚皱皱眉。和春段二不上座,急得三胜唱两回。”相传,张二奎从京城天桥把式场将幼年杨月楼招为徒弟。

张二奎先后执掌和春、四喜班,离开四喜后,与大奎官刘万义共组成立双奎戏班,与久负盛名的三庆、四喜、春台分庭抗礼,成为京剧形成初期的重要班社之一。

桐城人【注:一说湖北人】王九龄改搭四喜班,张二奎病故后,为该班头牌老生,一度是程长庚的劲敌,凡程不唱的戏,王全是拿手戏。世人将王九龄与“老生前三杰”并列,称为“老四派”。

石牌郝家山人郝兰田北上投奔三庆班,在京师首演《天水关》,饰诸葛亮,受到赞赏。后改工老旦,创老旦新腔,成为京剧老旦奠基者。

是年和春班报散。

咸丰七年(1857)

程长庚担任三庆班班主,三庆班进入鼎盛时期。

三庆班约卢盛奎编写三十六本大戏《三国志》。京剧形成初期,剧本多从各地方剧种移植,编写剧本从三庆班开始。咸丰年间,三庆班每年年底前连台演出《三国志》,每天一本,一直演到当年封箱。

咸丰十年(1860)

张二奎母亲病故,张二奎因“以优伶潜用官宦排场举动”获罪,被判发配边庭,经通州时被逼唱戏,遂一病不起。

六月初六,三庆班进宫献艺,唱《群英会》。咸丰帝恩赏程长庚五品顶戴,擢为内廷供奉,并接替张二奎任精忠庙首之职,总领三庆、四喜、春台三大徽班。从此,皮黄戏正式进入宫廷。

京剧艺术形成,余三胜、张二奎和程长庚“老生前三杰”的崛起是其重要标志。

同治三年(1864)

张二奎在通州愤然离世,年仅四十岁。

同治四年(1865)

梅兰芳祖父梅巧玲接任四喜班班主。

同治八年(1869)

是年秋,程长庚回怀宁故里探亲,与家乡伶人于石牌上街筲箕山同台唱戏,演出《华容道》。戏演完后,观众不散,只得于次日增演三国戏《借箭》。

同治九年(1870)

【注:湖北】谭鑫培搭班三庆,师事程长庚,长雄皮黄戏舞台三十年之久,成一代“伶王”,唱法世称“谭派”。其六合刀法博得慈禧太后称奇,赐名“单刀叫天儿”。谭鑫培、汪桂芬和孙菊仙并称为“后三鼎甲”。

同治十二年(1873)

春,杨月楼应上海金桂园老板邀请,前往上海唱戏。他身材魁伟,扮相英俊,武功精湛,盛极一时,尤其受到沪上女性喜爱。沪上文人袁翔甫诗云:“金桂何如丹桂优,佳人个个懒勾留。一般京调非偏爱,只为贪看杨月楼。”

同治十三年(1874)

杨月楼含冤入狱,判充军黑龙江,其案成为清末“四大奇案”之一。

光绪初年(1875)

光绪登基,杨月楼获赦,次年在沪与沈月春举行婚礼。婚后回京加入三庆班唱戏。

时小福任春台班班主。

民间画师沈蓉圃挑选了同治、光绪年间京剧舞台上享有盛名的13位昆曲、京剧艺人,绘成《同光十三绝》图,悬于北京正阳门廊房头条东口听诚一斋店铺里,引起轰动。这十三绝是郝兰田、张胜奎、梅巧玲、刘赶三、余紫云、程长庚、徐小香、时小福、杨鸣玉、卢胜奎、朱莲芬、谭鑫培、杨月楼。

光绪四年(1878)

十一月初十,杨月楼子杨小楼出生。

光绪五年(1879)

十二月十三日,程长庚去世。葬于彰仪门(今广安门)外石道路旁北侧。弟子谭鑫培离开三庆搭班四喜,而后创同春班。

杨月楼接任三庆班班主,掌班大约十年,兼精忠庙会首。

光绪八年(1882)

梅巧玲去世,其子梅雨田接任四喜班班主,梅雨田为梅兰芳伯父。

杨月楼回故里探亲,路过安庆时受到同庆堂伶友邀请演出,戏码是《辕门斩子》,杨饰杨延昭,次日又主演猴戏《闹天宫》。

光绪十四年(1888)

杨月楼以民籍教习名义被选进宫内升平署当差,俗称内廷供奉,时间约三年,深得慈禧太后赏识。

光绪十六年(1890)

杨月楼去世,终年四十七岁。三庆班报散。

光绪二十六年(1900)

春台班报散。

光绪三十二年(1906)

杨小楼被选入宫廷升平署,任外学教习,后成为清末民初京剧武生一代宗师,被誉为“武生泰斗”、“杨派”创始人。

宣统二年(1910)

四喜班报散。

三庆、四喜、春台、和春四大徽班,从乾隆五十五年三庆班进京,至宣统二年止,在京持续活动一百二十余年。其中有“京都第一”之誉的是三庆班,解散最早的是和春班,延续最长的是四喜班。

谢思球著. 大徽班[M]. 2021靠谱的炒股配资

三庆班程长庚张二奎高朗亭杨月楼发布于:湖北省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